公元1789年(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茅台镇余氏家族立坊开酿,时称"白水曲"酒坊。此后,酒坊及酿造工艺为家族逐代继承,薪火相传。创始人余凤健(1769-1855)被余氏后人尊为黔台酒开山鼻祖。
1912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六朝123年、共四代传承之后,第五代传人余廷光将酒坊从偏处茅台乡间一隅的桃竹湾迁址于赤水河畔的当今黔台老酒坊所在地,仍以白水曲持家承业、立身立名。余廷光以联姻所得的制曲秘方与白水曲酿造工艺完整缔合,形成了当今黔台老酒坊的典型酒体风格,是为黔台酒风格体系奠基人。
此后经年,或是兵荒马乱,或是民生凋弊。春复秋往,起落钩沉,此不赞述。
1984年,为重振家声,第七代传人余沧在原址重建酒厂。1986年正式注册商标,赋名"黔台",沿用至今。
2013年,为重塑民族手工酿酒的品牌形象,黔台酒业倾力打造了当今的黔台老酒坊。酒坊地处茅台镇核心产区,与国家工业遗产群"茅酒之源"(茅台酒厂第一车间)一河之隔,相距200米,区位优势首屈一指。倚山临水,双桥拱立,一水中流,尽得山河秀色,是茅台镇地标性酒坊。